持續學習 抗逆創新之道

「持續學習」是管理和教育的概念,近年也流行於政策討論上,它同樣適用於社福界嗎?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教授在HKCSS Institute舉辦的「總裁對談午餐會」上,以「學習型機構 持續型學習文化」為題,與社福界管理層分享他對持續學習的見解和心得。張教授指出,要了解持續學習的特性,可從「GIC」中找到答案。

 

AnthonyCheung1

 

持續學習以回應挑戰
「GIC」中的G是「全球一體化」 (Globalization),I是「創新」 (Innovation),C是「創意」(Creativity)或「改變」 (Change)。張教授指出,身處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我們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因為墨守成規只會被社會淘汰。然而,一般人都喜歡安逸,抗拒改變,不想離開慣常的圈子。由於不確定能否承擔圈外的風險,故往往傾向謹慎保守。「機構亦然。經常推行新創意新思維的,一般都是規模較小、創立不久的機構,因為它們沒有太多的制肘,也不用害怕會損失甚麼。」

因此,人需要持續學習,學會如何面對和回應世界的轉變和挑戰,克服害怕改變和失去的心態,提升學習和競爭力,使人和機構都能在知識研發、轉移和應用等各方面不斷創新突破,以應付急速轉變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尤其在現時的金融海嘯下,不論是私營或公營機構,都必須求變,以抵禦逆境。

 裝備三特質抵禦逆境
張教授引述大前研一的著作《即戰力》說明,新的專業人士在新經濟下誕生,新專業人士必須具備語言力、財務力及問題解決力等特質,才能提升競爭力和適應力。

語言力是指要懂得國際語言,傳遞訊息,利用說話作溝通和影響別人,在特定框架中建立一套討論模式和邏輯。財務力是要懂得解讀數字和數字背後的意義,如統計、分析等,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成本和價值的概念。至於問題解決力,就是要有新思維去解決困難和改變。當組織或機構的舊有方法或模式已失去果效時,便要重新學習和裝備組織,以掌握上述的三大特質。

AnthonyCheung
教院新思維持續發展
談到學習型機構,香港教育學院 (下稱「教院」)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教院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基礎,像一張「已被塗花的紙」,當面對挑戰時,便不能像初成立的機構般,可以一切從零開始,反而需要重新學習,適應轉變,才能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建立持續型學習文化。


教院的第一步,是先檢討過去,並展望未來,認清本身的起點和社會責任,以確立發展目標和方向。當確定要改組轉型和正名為大學後,教院便展開各類型的工作,包括透過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 (SWOT Analysis)了解機構的優勢、劣勢、競爭環境內的機會和威脅;提出全新的「Education Plus」理念以突出教院作為「教育大學」的定位,並改變運作模式;改變教職員和學生的心態,讓各人能適應轉變;向學生灌輸新的教育思維,讓他們明白教育是對「人」的事業,為人師表最重要的工作不單止要在課堂內教好學生,而且要影響學生的人生,改變下一代,改變社會,令教育工作與世界整體連繫起來。

張教授認為,教院學習轉變的過程涉及不少重組的集體經驗,如重整願景理念、重組記憶、重組結構、破舊立新等,員工的歸屬感亦因而增加,這對機構來說絕對是好事。

他期望社福界亦能本?知變、求變、善變的精神持續發展,體現持續學習的本質,勇敢求變,以回應全球一體化社會發展下各方面的需要,成為真正的持續學習型機構。

扣緊學習與服務 利推動同工進修
企業一般會以提升薪酬待遇,作為推動員工進修的動力。張教授指出,對社福機構來說,則更要讓同工明白個人的工作和學習,跟服務本身有何關連。掌握某種技能對服務對象有何幫助?這樣才能令同工的信念與機構的服務宗旨緊扣。「畢竟他們都是本?支援弱勢社群、服務社會的抱負來投身社福界的。」此外,張教授指出,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機構本身亦要適應服務對象的需求轉變,摒棄過時的工作模式,重新學習,才能有效推動持續型學習文化。

< 到進修與進步系列

2876 2470 / 2864 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