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研討會及講座
社會服務機構公共關係研討會2010 與傳媒建立伙伴關係
2010年12月16日
簡介 | 詳情 | 程序 | 相片集 | 活動快拍
簡介
現今資訊發達,在高透明度的社會中,社會服務機構與傳媒往往需要建立良好關係。因此,社會服務機構必須了解如何與傳媒合作,透過傳媒傳遞訊息,這樣,便可有效地為服務對象發聲,從而引起大眾關注。倘若能和傳媒有效地合作,不但能增加社會服務機構的曝光機會,也能讓大眾對你的機構有更深刻的認識。如此一來,社會服務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便會更容易獲得外界的認同,有助機構建立正面的形象。
由此可見,如何吸引傳媒採訪,的確是社會服務機構極需掌握的公關知識。要吸引傳媒報導你的機構,先要引起新聞編輯的注意,而一張「出色」的公關圖片,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透過傳媒傳播訊息和建立機構形象,也是一門很值得探討的學問。是次研討會旨在探討社會服務機構與傳媒之間的伙伴關係,希望能對社會服務界的同工有所裨益。
詳情
編號: |
10B-PR Forum |
日期: |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
時間: |
1430 – 1730 (登記入座時間為1415) |
地點: |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樓禮堂 |
語言: |
粵語 |
對象: |
社會服務機構主管、負責公關和企業聯絡工作的職員 |
費用: |
$480(社聯機構會員$220,社聯機構會員如於2010年12月6日或之前報名,每位$100)
|
報名方法: |
- 報名前請細閱報名須知
- 填妥報名表格,先傳真至2876 2485以予留位,再連同劃線支票寄予本院,支票抬頭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 報名以先到先得方式處理,只有完整的報名表格,方獲處理。
- 確認信會於活動舉辦前一星期以電郵形式寄予被成功取錄的參加者。如未能收到通知,請與本院職員聯絡
|
查詢: |
請致電2876 2470或電郵[email protected] |
時 間 |
程 序 |
1430 – 1445 |
歡迎辭
方敏生女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葉衛國先生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主席
|
第一節
|
|
1445 – 1515
 |
如何炮製一張「出色」的公關圖片?
呂小煒先生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執委成員
呂小煒先生是一位資深新聞從業員, 從事攝影記者工作達十年多, 歷任多間傳媒機構, 包括成報、 東週刊等, 現為新華社高級攝影記者。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成立於一九八九年,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是一個合法註冊的組織,擁有會員過百人,來自全港主要報章和重要刊物, 協會希望能將攝影記者們組織起來,從而在社會中爭取更廣泛的認識和認同;要為本港的新聞攝影確立道德標準,以及在意識及專業上加以提升。 |
1515 – 1545
 |
「傳媒 - 是敵?是友?」- 個案分享
朱漢強先生
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
英國Lancaster University 碩士畢業,主修「環境社會文化」議題。早年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並在當地先後任職傳媒記者及宣明會的公關工作。回港後長年跟進環保議題,歷任《星島日報》和《蘋果日報》首席記者,獲頒人權報導獎、地球獎和傑出復康報導獎冠軍等,與NGOs或社福議題有關的報導獎項。在香港地球之友服務期間,推動過「夠照」、「常哦行動」、「紅灣半倒」、「凍感之都」等社會運動。 |
1545 – 1600 |
中場休息 |
第二節 |
|
1600 – 1630
 |
如何提升曝光率?
方東昇先生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首席記者
方東昇先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1999年加入TVB新聞部,2000年起擔任主播,2005年派駐北京,專責兩岸新聞及海外採訪,現為TVB首席記者,負責採訪港聞專題及製作「新聞檔案」節目。 |
1630 – 1700
 |
NGO和傳媒的合作 - 經驗分享
梁建華先生 苗圃行動 總幹事
梁建華先生於2009年成為苗圃行動總幹事,他更為2009年第二屆人道年獎得獎者之一。梁先生曾長期參與苗圃行動的義務助學工作,籌備了1999 - 2001三屆「苗圃行路上廣州」,是2000年的行路上廣州籌委會主席。其後梁先生與各苗圃會員於2002年發起籌辦「助學長征」公益步行籌款活動,並在2004年10月出發,徒步走過內地十個省/區,行程7500公里,歷時10個月,獲得香港及內地傳媒廣泛報導。 |
1700 – 1730 |
問答 |
合辦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