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長者的「無障礙運輪」分享會已於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三日順利舉行,當日邀請了運輸署總運輸主任吳良瑞先生出席分享會,政府落實「無障礙運輸」的措施以及聽取不同服務使用者的意見,當日有五十位長者、護老者以及安老服務同工出席分享會,當日出席者的長者、護老者及安老服務同工就改善現時交通工具及有關設施提出下列意見:
公共交通工具設施
- 考慮全面改用低地台巴士及小巴,並加密班次,特別是老化的社區如觀塘、荃灣、東區應全面更換低地台交通工具
- 巴士站的巴士路線牌(燒豬盤)字體太細,長者難以分辨清楚
- 巴士車站設立廣播通知長者下一架巴士號碼,讓一些視力較弱的長者知道巴士號碼
- 現時的巴士站接駁不到低地台巴士,建議巴士站增設斜坡(drop kerb),讓一些使用輪椅的長者可以較容易上到低地台巴士
- 巴士公司應鼓勵巴士司機樂意使用低地台設施,並鼓勵他們對體弱長者要有耐性
- 火車與月台之間的空隙太大,對於使用輪椅的長者來說很難登上火車
- 地鐵站應有清楚指示哪一個出口有升降機及扶手電梯方便弱老使用
各地鐵之地面出口沒有列明召援地鐵人員的方法,如聯絡電話等,以協助輪椅使用者落樓梯
- 在地鐵增設輪椅專用通道
- 地鐵開門關門的時間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一些使用拐杖及助行架的長者進出
- 有些輕鐵站只有樓梯上月台,並沒有斜坡上月台,對使用輪椅人士甚為不便
- 所有交通工具增設輪椅使用者位置
- 仿效外地做法,立例於所有交通工具設指定專用位置讓長者使用
- 所有交通工具需增加明顯的扶手幫助老弱人士使用
票價收費
- 把長者優惠票年齡下調至60歲
- 建議長途巴士設分段收費及轉乘優惠,使護老者能利用多條路線轉乘其他巴士線到不同區域
- 紅綠小巴應仿效巴士的收費做法,長者票價減半
- 為鼓勵55-65長者做義工,繼續服務社會,各交通工具應該推出長者義工交通半價優惠
路面措施
- 有部份天橋的斜坡以小梯級形式建成,輪椅使用者難於運用
- 交通燈方面,綠燈讓行人馬路的時間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一些使用拐杖及助行架的長者過馬路
其他
- 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小巴現時需要每年向運輸署申請禁區上落申請,建議運輸署放寬延長有關申請時限至3年或5年,以減輕署方及機構的申請程序;並建議放寬禁區紙的適用範圍,方便社會服務機構的車輛出入
- 應該增加「易達巴士」服務數量,例如,整個屯門區只得一部,60天內難以申請;此外,有些長者因為申請不到易達巴或非緊急救護車而寧願不去覆診
- 由於易達巴數量有限,所以即使申請成功的長者,也需要走很長的路線才可以到達目的地
- 應參考非緊急救護車的做法,易達巴應安排人手到一些沒有升降機的住所接載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
跟進
- 每半年定期與運輸署會面,跟進有關跟進工作的進度
- 由於易達巴士並非運輸署管轄範圍之內,建議下次邀請復康會的代表討論易達巴的問題
運輸署熱線: 1823
2004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