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50"%> 社聯政策報第二期


序>>>>
發展>>>>>
焦點>>>>>>
分析與觀點

香港醫護改革: 分拆服務供應和融資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 韓麗明教授

糾正醫療融資的一些謬誤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 馮可立教授

從 『創建健康未來』到醫療融資
社聯醫療政策工作小組召集人
梁萬福醫生

統計資料 ( 1 )
統計資料 ( 2 )
統計資料 ( 3 )
統計資料 ( 4 )
統計資料 ( 5 )

參考資源
問卷調查
回主頁


道德風險及詐騙:無論是私人或是社會保險,病人並非付錢者,因此常會引致濫用、詐騙等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問題。相對而言,醫療儲蓄戶口在這方面的表現便較佳,但其缺點是只可儲備家庭一己所需,並無風險?集的優點;再者,儲蓄額未必足夠支付不幸事件所造成的巨額醫療費用。

生命科學及醫學科技的發展:很多醫護經濟學家都相信,醫學科技和治療方法日新月異,加上病人對診治的期望愈來愈高,都是各國醫護開支持續上升的主因。這現象與實行何種醫護融資制度,或是出現人口老化問題無關。

具效益醫護制度的特點

綜合而言,具效益的醫護制度應該有以下特點:
• 能整合預防性護理、治療、長期護養;
• 改善醫生和病人的接觸時間:
• 提供適時、有效的健康護理服務;
• 鼓勵醫生持續學習。

至於具效益的醫護融資制度,則應有以下特點:
• 鼓勵病人接受需要的治療,特別是預防性護理;
• 保障病人免致出現經濟危機;
• 保證所有市民都可獲負擔得起、方便的健康護理;
• 減少道德風險及詐騙;
• 增強健康護理服務支付者對供應者的議價能力;
• 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健康護理服務;
• 鼓勵健康護理服務供應者之間的良性競爭。

續下頁



歡迎轉載,唯須在轉載前與本刊編輯聯絡,取得本會同意。
聯絡方法:
電話: (852) 2876-2414
傳真: (852) 2864-2999
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07@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版權所有
此項目由公益金贊助
Ch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