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50"%> 社聯政策報第二期


序>>>>
發展>>>>>
焦點>>>>>>
分析與觀點

香港醫護改革: 分拆服務供應和融資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 韓麗明教授

糾正醫療融資的一些謬誤
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 馮可立教授

從 『創建健康未來』到醫療融資
社聯醫療政策工作小組召集人
梁萬福醫生

統計資料 ( 1 )
統計資料 ( 2 )
統計資料 ( 3 )
統計資料 ( 4 )
統計資料 ( 5 )

參考資源
問卷調查
回主頁

謬誤二:市民過於倚賴低效益的公營醫療,令支出不斷上升?

“醫管局是一隻大白象,處事官僚,浪費公帑。香港公營醫療部門開支龐大,公營醫院佔市場比率百份之九十四,很多市民倚賴公營醫療服務,增加了公營服務的壓力,這些都是引致醫療支出越來越大的主要因素。”

目前,香港的公共醫療模式雖然開支不少,但只是佔政府財政開支百分之十四至十五,佔本地生產總值大概百分之二至三左右。在目前的模式下,我們有一個相當健全的制度,所有的健康指標都有出色的表現。說醫管局浪費,並沒有很多根據。至於說它多年有赤字,其實這只是政府不斷削減資助的後果。在過去,醫管局每年支出三百億元左右,現在己壓縮到二百七十多億元了。

至於說市民倚賴公共醫療服務,其實也間接地指出了私營的專科服務與醫院服務的費用不透明而且高昂。事實上,香港不少私營診所仍然未列出基本診費,香港亦未實施醫藥分家。私營市場的醫療收費,仍未具穩定性及可知性,市民又如何不倚賴透明度高的公共醫療服務呢?

 

續下頁



歡迎轉載,唯須在轉載前與本刊編輯聯絡,取得本會同意。
聯絡方法:
電話: (852) 2876-2414
傳真: (852) 2864-2999
電郵: [email protected]
2007@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版權所有
此項目由公益金贊助
Ch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