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遊學深思
李啟彰 - 聖言中學(中三)

在香港,我們不難找到一個住在公共屋邨的朋友,其實在我們當中也有不少人住在公共屋邨。由1953年聖誕夜深水埗石硤尾寮屋區大火到現在發展成規格和配套多樣化的公共屋邨,多少人見證著其中的變遷。

隨團參與社聯舉辦的香港公屋遊學,先參觀何文田佛光街房委會總部的博物館,除了介紹香港公共屋邨的由來,也充分展示了公共屋邨發展變遷的歷程,同時又設置了現今新款的大廈規格模型,如康和式、和諧式云云。館內也不乏歌頌公共房屋的藝術作品、擺設。由此可見,港人對公屋寄託了一份深厚的情懷。

及後,我們乘車移師至石峽尾村。環視全區,舊式的H型大廈已被清拆得所剩無幾,昔日密密麻麻的景象已不復再,眼前有的只是白色的一片空地和屹立不到於一隅的美荷樓。過程當中,建築師學會的導遊介紹了石峽尾舊村特式,以及從前村民的生活模式。其中以居住單位的大小和設施的完善程度較現今的最為不同。每戶單位的面積不過是數十平方米,而且要共用浴室,更沒有食水供應。可是,當時居民卻能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建立了和睦而密切的鄰里關係,比起現今更顯得難能可貴。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移步至石峽尾新村。相比之下,後者的建築風格較前者新穎得多了,村內有專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導盲系統和各類康樂設施。同是石峽尾村,已足以讓人深思細看不同年代的公屋,與香港的歷史演變的關係。

從集體回憶的角度而言,香港的公共屋邨文化佔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比起歐美、新加坡等國家,香港的公屋居民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世上算是數一數二的多。由於本港公屋居民眾多,也有不少港人在公屋環境下成長,香港的公共屋邨文化實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屏除了社會地位的標籤效應,的確有別於歐美國家。我們不介意住在公屋,也不介意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公屋居民,相反,是對我們的身份的一份認同。

儘管如此,原有的鄰里關係,隨著社會的急速發展而愈趨疏遠。每天上班,請撫心自問自己,究竟有幾多次和一同乘電梯的鄰居打招呼呢?在努力求成的同時,是否真的那麼困難要兼顧鄰里關係呢?這些一切一切都十分值得我們反思、深省。